…… 又过了大半月,前往京城荣国府报喜的人带回了两大车子礼物,里面大多是贾老太太史氏捎给女儿和外孙女的补品以及料子衣裳,另有大太太邢氏二太太王氏的贺礼。 贾敏看着母亲捎带来的贴心衣物,不免滴下思念的泪水,等看到两位嫂嫂的贺礼又忍不住低叹,如今的大嫂邢氏是继室,比起大哥贾赦的原配张氏,无论是出身还是行事手段都差了不止一层,尤其看重金钱,看这随礼,她也不说礼薄,可好歹这心意你也得到呀,送个金锁拿个老旧的重新炸了色却连式样也不捎带改改,很费钱吗?!二嫂王氏就更别提了,同为金陵四大家族出身,尽管王氏年长贾敏几岁,却因家族往来关系早就结识,可惜,年龄的差距没能使她们两位生出姐妹友爱之谊,反而因两人情趣不投,看对方的言行举止不过眼。 贾敏嫌王氏不通文字,不精才艺,性格要强爱计较,偏还做出一副端庄宽和的模样;王氏呢,鄙夷贾敏时时打扮得雅致风流,一脚出八脚迈,生怕谁不知道似地,天生地狐媚勾人。 等王氏嫁入了贾家与贾敏成了姑嫂,又因为贾敏与大嫂张氏更有话说,便觉得贾敏故意与自己作对,再加上婆婆史氏的偏疼,又加重了她的嫉恨。 要说贾敏成亲多年没能生出个一儿半女谁最高兴,那就是她了!她王氏再怎么艰难,可是儿女双全,又全都是伶俐乖巧有出息的…… 这会儿贾敏生了个女公子,她倒是大方,在礼单中混了半块玉圭过来! 半圭为璋,她这是讽刺贾敏生女弄瓦呢。 浑然忘了自己当初也是先生了个女儿。贾敏拿着那半块玉圭看了半晌,猛地拍到桌上,美目含煞,“我倒要看看她的女儿怎么个有造化法,哼。”涉及到心肝宝贝女儿,她连侄女儿元春也恼上了。 下了晌,林海从府衙回来逗女儿顽乐,见妻子应和不像往日积极,便问:“怎么闷闷不乐?” “到京城报喜的林桦家的回来了,母亲送了许多补品衣物过来。”跟王氏的龌龊没办法与别人说,受了气的贾敏只能自个儿积郁在心了。 原来是想岳母了。林海安慰道:“等岳母寿辰多添些礼孝敬就是了。”他新任盐课御史,最快也要再等两年才有机会上京,那时也说不准是述职留任还是调职。 “啊啊啊。”敏锐察觉贾敏心情不好,兰祯乖巧地扑进她怀里,卖萌蹭口水,顺便在肌肤接触时用灵气滋养贾敏的身体。 没有了妖人作怪,林家几代攒下来的基业气运不仅全部回来,还因生出了兰祯这个天生受天道眷顾的人,无形中又凝聚生出了不少运势福禄。所谓“气运加身,福报自来”,林海和贾敏夫妻二人精气神立时变了个样,又有兰祯每日不断的灵气滋养,身体健康程度直线上升。 想必林妹妹林弟弟不远了。 贾敏生孩子的最佳时间略算起来只剩十年,兰祯觉得自己不辛苦一点不行。
第5章 湖龙王(上)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白日的瘦西湖,水碧如玉,窈窕曲折,清秀婉丽,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园林建筑,风光旖旎多姿,而一年四时八节,风晨月夕,又使她幻化出无穷天然意趣。 “爹爹,每一年的瘦西湖都有花灯看吗?”趴在林海肩膀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瞅着沿岸美景并彩灯的兰祯开口问。 “有的,每年都有花灯看,不过今年的花灯最多最漂亮。”林海笑着回道。 自周岁礼后林海有感女儿在世的诸多束缚,但凡轮到休沐日必带女儿出门游赏风光,其中流连最多的要数瘦西湖。江南文风鼎盛,人文荟萃,不多久,林大人的爱女之名在同僚文士中传开,倒是为他的形象抹上一层柔和色彩。 不管如何,关爱妻女的男人做事不会太绝,一时间不光是盐商们心中有了盼头,连盐政惠大人面对林海脸上笑意多了两分真心,试探什么的还会有却不会太过防备了。 林海未成年便失怙,祖辈人脉关系虽在,却也与母亲过了几年艰难日子,直到十八岁科举高中探花入了翰林院做编修生活才好起来,之后成亲,丧母丁忧,历时七年,才被圣人钦命为扬州盐课御史。他并非只读诗书不懂庶务的迂腐之人,只是圣人之下几位皇子已渐渐崭露头角,有了争储之势,他与父亲两代皆受当今恩佑,只想报效皇恩,因此一路南下就职并未过多与在江南任职的同年友人往来,深怕卷入是非,多少带了点孤臣之象,也使得扬州一干官员对他明面奉迎暗里戒备。 直到第二年兰祯诞生,观察了林家一年的盐商和官场老狐狸们才放心,觉得林海不过是个秉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爱妻女如命的人,不错。太过耿直的人,没有情义的人,没有文才的人,是不适合这江南官场的。 与同僚相处日益融洽,公务进展愈发顺利,林海感叹之余对小兰祯更是百依百顺,觉得她真是自己的小福星,他固然不肯卷入皇权争斗,但也不想成了政治倾轧较量的炮灰。 贾敏与官场夫人们往来宴会的感受更加明显,大家见面说话亲热了许多,每个都拿她打趣,这女儿到底得多可爱才让他们夫妻疼成那样子? 贾敏相貌偏清丽妩媚,性子却极伶俐,能言善道。面对众人的打趣,大大方方地说起林家历代子嗣单薄,夫妻两人为了子嗣问题忧心多年,女儿得来不易,自然心肝宝贝地疼。说着又笑话回去,“你们家难道不是将女儿捂得紧紧地疼着,偏来笑话我家?” 盐政惠大人的夫人黄氏听了大为赞同:“都说女儿要娇养,可不正是如此。”她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嫁进了江南织造甄家,成了当今甄妃的侄儿媳妇,一个到了相看亲事的豆蔻之龄,膝下的儿子不过是抱养来的庶子,教养虽也尽心,到底不如两个亲生女儿般如珠如宝地疼。 “只没一个父亲三天两头带女儿出门游玩罢。”扬州通判阮夫人有些言笑无忌,“等林姑娘大了说亲家,林大人可别心痛难舍。” 因太子忌惮甄妃九皇子日渐势大,加之有意插手江南这边的钱粮,便为属下门人寻了几个缺,安插了人,阮通判便是其中一个。故而阮夫人在扬州贵妇圈子里与人往来应酬颇不客气,大家心知肚明,不是太过的话瞧在太子殿下的份上便也忍了。 “儿女都是父母的骨血心头肉,儿子留在身边,女儿却是要嫁出去的,哪个能舍?不过为了她好,多打算些罢了。”贾敏淡淡地,也不去计较她话里话外的意思,“我家老爷如今拿女儿当哥儿养呢,说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儿大了要学各种规矩,轻易不得出门,不如趁这会儿年纪小,多让她见识些。” 说起这个贾敏也很无奈,她同样疼爱女儿,几次拦着不过怕外人嚼舌,伤了女儿的名声,否则依她一番慈母心怀定是女儿爱什么给什么。“老天好容易恩赐了我们夫妻这么个女儿,我倒要多带她往佛寺庵堂多拜几次呢。” “林夫人说的在理。”几句话说得与会的夫人们心悦诚服,她们都是女儿身,可不是从小到大拘束于闺阁之中,嫁人后好些,却也俗务缠身,逢年过节能有个闲暇到寺观上香已是难得了。 说起这个,不免说到即将到来的上元夜盛事,都说要去凑这个热闹。 正月十五乃当今宠妃甄氏的寿辰,甄氏育有一子,在诸皇子中行九,如今已到志学之年,圣上有意抬举,便命他带了赏赐谕旨给甄家。 甄家把持江南织造多年,儿女尽皆联姻勋贵高门,对江南官场影响力巨大,眼看甄妃得宠,九皇子就要指婚,入朝办差,一旦势成,岂非永世的泼天富贵?!接到圣人命甄家给甄妃贺寿的谕旨后便灵机一动,倾尽家族之力,在苏州、杭州、扬州三处办起花灯,为甄妃九皇子造势。 扬州知府钟楚元的元配夫人正是甄妃堂妹,可惜生了个儿子后不久病逝,后娶继室姓周,据说与四皇子的侧妃周氏也是堂姐妹关系。四皇子是当今第二任皇后养子,生母只是个贵人,可惜生母养母皆丧,宫中有流言说四皇子命硬克亲,圣人虽没表示出不喜却也待他甚淡。四皇子也清楚自身处境,除了圣人交待的差事一丝不苟地完成,素日行事恭谦低调,内敛自律。林海不知钟楚元是否四皇子一派,却在这次灯会中看出了他对甄家交待下来的事很是尽心尽力。 扬州最大的官,最肥的缺,都与甄家有关系,更别说其他可举荐、捐买的微末官吏了。看清了形势,林海不由对未来生出一抹忧虑,如果圣人对江南官场失去控制,自己还能否功成身退?想到这里,他决定以后上呈密折的时候除了盐政盐税,江南官场上的一些事也要隐晦地写上几笔。 金乌未坠,整个瘦西湖上已荡舟无数,花舫上歌舞升平,唱喝之声,随风远扬。 林海震惊甄家势力,到了这日却也携娇妻爱女荡舟瘦西湖,赏起美景花灯,也才有了开头的那一问一答。 红丸西下,霞光如绮,水波潋滟,沿岸的美景变得格外妩媚,令人心迷神驰。临水红霞,长堤春柳,四桥烟雨,水云胜概,白塔晴云,石壁流淙,春流画舫,万松叠翠……时值寒冬方过,春意初露,占尽扬州芳华的琼花芍药虽未盛开,应春而至的广玉兰却不吝于浓绿中冒出雪蕾,且有垂柳如丝,拂风和水,补足了清雅。 夹岸花灯或悬挂于树上,或立于地上,或浮于水面,有亭台、禽、鱼、虫、花卉等造型,又有玉片、琉璃、牛角、镂铜、绢纱、竹木、丝穗、羽毛、贝壳等不同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匠心独运地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风格比之京城的大气端美多了几分文雅风流。 乖乖趴在父亲怀里,顶着小脑袋赏景的兰祯于湖光中微微眯起眼睛看着倒退着的一树杨柳上挂满了甜瓜大小的宫灯,有四方、六方、八角、圆珠、花篮、方胜、双鱼、葫芦、盘长、艾叶……晚风中摇曳着,如海上明珠,光华绚烂。这样的繁华奢靡比上一世她陪乾隆南巡,还犹有过之。这甄家真是权倾江南,圣宠不衰啊。 “可是了?” “没有。”兰祯认真地说道:“此景并非时时有,女儿要仔细记住,将来画出来给弟弟妹妹看。”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的花灯她都见识过,不曾体会的是如此古香古色的灯会与瘦西湖的夜景结合后的幽丽通玄。 不似人间景象。 不过两岁的孩儿,平日里见过自己为她画的嬉戏图,便也知道要留美景予将来的弟妹共赏,实在乖巧可爱。林海忍不住抱紧了她,“这个交给父亲来做,兰儿尽兴儿玩就好”。 贾敏含笑看着他们父女,手忍不住轻覆在腹上,已经四个月了,怀相极好没有半点不适,希望天从人愿生一个男孩,兰儿大了也有个倚靠……
言情小说 www[.]bgnovel[.]cc 言情书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7 首页 上一页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