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想起白日里赵夫人的态度,开口问道:“赵夫人也知道吧。” “赵彬不少证据还是赵夫人提供的呢,是要断尾求生了。” 黛玉倒吸一口凉气。 姜璟翻身抱住她,嘟囔着,“我困了,快睡吧。” 话虽这么说,可他的手还是伸进了黛玉的衣襟里,又是一夜旖旎。 隔了两三日,赵家便报丧,赵彬过世了,就在同一日,京城里任命姜璟为宣府副总兵的圣旨也到了。 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的场景瞬间转移到了姜府。 赵府的丧事更加冷清了,潦潦草草就结束了。 赵家在丧事结束之后,便分了家,赵夫人带着尚未婚配的子女回自己娘家,赵家长子夫妇回了赵家老家,煊赫的赵府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而闵月容得了太后的懿旨,明了身份,成为了太子良娣。
第132章 晋江文学城 听到这个消息,杜氏一脸难色来找黛玉,她心里暗叹自己老是遇到难题,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太子良娣,若是不上门庆贺吧,显得不恭敬,若是上门庆贺吧,可闵良娣毕竟是赵家的亲眷,而赵家刚刚败落下去了。 黛玉听到杜氏的来意后,和杜氏说道:“这还得看太子的意思。” “探太子的口风是不是不太好?”杜氏有些犹豫 “我们忠君,忠的是陛下和储君,又不是他们身边人。”黛玉说道,她并不喜闵良娣的为人,但她也明白杜氏的担忧,任谁见了闵良娣,都会认为她一定会得宠的,日后若她跟着水涨船高……那一切皆有可能。 黛玉因此继续说道:“回头我让怀光请示下太子。” 杜氏这才点头,和黛玉嘀咕起来,“若是重视吧,不该送来这里,该在京城待嫁,若是不重视吧,又给了位分。” “我听说太后的弟弟是江西布政使,闵良娣是他的孙女吗?”黛玉知道杜氏和闵家有关系,故此问道。 杜氏点头说道:“正式他的孙女儿。” 黛玉心里了然,闵家因着闵太后得了不少好处,尝到了走捷径的甜头之后,还会更想尝甜头。 杜氏靠在黛玉身边说道:“我见着闵良娣的容貌,委实有些担心,就怕太子色令智昏。” 黛玉想起之前的过往,有些不确定说道,“太子不像这样的人。” 杜氏忽然想起黛玉刚来宣府时的传言,仔细看了黛玉一眼,闵良娣美则美矣,但是看久了,也就没有初见时候的震撼,但黛玉不同,她仿佛一本有趣的书籍,时不时给人以惊喜,吸引人继续看下去。 她有些想歪了,当初太子连黛玉这样姿容出众的人都没有桥上,或许真是不看脸的人吧。 黛玉不想再讨论太子的私事,问道:“令爱是不是今年出嫁。” 听到黛玉提到这个事情,杜氏脸上又喜又忧的,“定在了九月份,我想着等天气再暖和一些,就带她去江西待嫁。” “嫁妆可都置办好了吗?可有缺的东西,我来补上。” 杜氏闻言笑起来,“那我先谢谢了,旁的都不缺,我知道你布坊的布比较好,供不应求,想从你这里定一些,除了添作嫁妆,还想着给我娘家亲眷一些,多年不见,也借此热络热络。” 杜氏是出嫁的姑奶奶,按着习俗回娘家是要尊贵一些的,可如今还惦记着采买东西送人拉拢关系,都是为了她的女儿。 黛玉想起贾敏,有些心酸,说道:“姐姐放心,我一定帮您留好的。”随后,顿了顿说道,“我在家里的时候,哪怕是现在,我娘亲都为我事事打算。” 她还从没离开过贾敏那么长时间呢。 杜氏想起自己的女儿若是嫁人了,就像黛玉一样,远隔千里,难以相见,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一时之间,屋里到静悄悄的。 黛玉打起精神说道,“嫁人是喜事,若是令爱嫁不出去,您又该着急了,而且女婿又是您娘家侄子,也不怕被人欺负。” 杜氏笑着说道:“正是这个理,我嫂子是个温和性子,侄子也是能干向学的。” 杜氏想起黛玉的父亲,说道:“已经中了秀才了,是个喜好读书的。” “那我可等着在他进京赶考的时候拜访我了。”黛玉捂着嘴笑了,她虽然比钟家女儿大不了几岁,但是她与杜氏平辈相交,自然是长了一辈。 杜氏也听出黛玉话里的意思,林海是探花出身,又是内阁阁老,想要拜见他的人如过江之鲫,可黛玉却主动说让人去见她,她是要替人引荐给她父亲的意思。 杜氏忙说道:“一定一定。” 俩人又说了会儿话,杜氏便起身告辞。 黛玉送到了二门外,正巧姜璟回来了。 黛玉见着他眼睛都亮了,如同蝴蝶一般翩跹而去,满是欢喜说道:“今天回来倒是早。” 杜氏还是头一次见着黛玉如此活泼的样子,暗叹俩人感情好。 姜璟低声说了句什么,然后朝着杜氏拜了拜,黛玉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把杜氏丢下了,有些不好意思。 杜氏见状反而笑起来。 杜氏正要说话,才发现姜璟身边跟着一个面白无须的人,似是有些眼熟。 她没有多想,和姜璟寒暄了几声,和黛玉告别后,才上了马车,走了好一会子,她才想起来,那人就是太子身边的大太监。 黛玉也瞧见了焦禄,用询问的眼光看了一眼姜璟,姜璟解释,“这不是因着你生辰,宫里有赏赐,焦公公就送来了。” 她又不是头一遭过生辰,宫里怎么平白无故给赏赐呢,她按捺住心里的疑惑,把焦禄迎到大堂里。 焦禄身边跟着的小厮也抬进来一个大箱子。 焦禄很是殷勤的,亲自开了箱子,拿出里面的东西一一给黛玉介绍。 “太子妃知道您喜欢书画,特意从自己陪嫁里选了好的给您。” 焦禄指给了黛玉,黛玉下意识问道:“太子妃给我的?” “这上面还挂着签子呢,正是太子妃给您的。”焦禄很是恭敬的说道,心里想着自己刚知道的时候比黛玉还要惊讶,他可是清楚太子妃有多不喜黛玉,别说赏东西,就是好脸色都不稀得给一个,如今倒是主动弯下腰和好了,饶是尊贵如太子妃这样的人,也有迫不得已的时候。 黛玉忙道:“多谢太子妃赏赐,只是我无功不受禄,不敢受这些,而且这些定然是太子妃心爱之物,我也不敢夺人所好。” 焦禄刚感慨完太子妃,便听到黛玉的话,接着吐槽这位姑奶奶也不是软和性子,还有胆子不收东西。 他想起自己临出门前,太子特意和他说了,若是黛玉不要,不用劝说,直接原样带回来就行。 焦禄笑了笑,接着往下给黛玉介绍,其余的东西,黛玉都收下了。 焦禄又在黛玉这里用了杯茶,吃了几块点心才离开。 姜璟见他离开才说道:“宫里知道之前护卫宣府,你们女眷出了力,故此接着你生辰给你些赏赐。” “我生辰都过了好几日了。”黛玉抱怨一声,又问道,“旁的女眷可有?” 姜璟点了点头,“或是金银或是提一提诰命。” 黛玉微微颔首,继续说着:“我没想到太子妃竟然会给我东西。” “或许是长乐公主准备的呢。”姜璟随口一说,倒是说出了真相。 自从皇孙早产之后,长乐公主便察觉出宫里的不悦,加上自己女儿身体受损,她是在宫里长大,她自然看出来自己女儿地位不稳,为了帮助女儿,她没少入宫,也没少去安平公主府。 安平公主很得皇上和太子敬重,若真有万一,安平公主一句话可要管用多了。 只是自己的女儿之前又得罪过黛玉,而黛玉被安平公主视为亲孙女一般。 长乐公主只能自己替太子妃弥补关系。 太子也知道太子妃的性子,也耳闻长乐公主的行径,只是这世上并没有你示好了,我必须要接受的道理,他并不想强迫黛玉接受长乐公主及太子妃的示好。 焦禄把这事和太子说了,太子头也没抬,说道,“收进库里,改日赏给别人就是了。” “若是太子妃知道了……”焦禄有些担心说道。 “那又如何?”太子目光极其淡漠,看了焦禄一眼。 焦禄没敢说话,不曾想到太子继续说道,“你再挑选好的,给她送过去。” 焦禄应了,可太子马上改口,“还是算了,她也不缺东西。” “她或许还觉得麻烦。” 焦禄不敢吭声,他知道直到现在,一提到黛玉相关的事情,他家这位爷就有些捉摸不透,自己贸然答话,很大概率,自己也会跟着吃挂落。 太子合上手里的书,从桌子上拿起一封信,神色有些凝重。 太子不知道是,他的身边的人都在打黛玉的主意。 黛玉在听到对方来意后,忍不住瞪大眼睛,下意识看了一眼田嬷嬷,田嬷嬷眉头也皱起来。 来人是闵良娣的贴身侍女,名唤流萤,她很是恭谨,说是她家良娣不熟宫中规矩,知道田嬷嬷是宫里出来的,想请田嬷嬷去教她规矩。 黛玉直接拒绝了,“你有所不知,田嬷嬷很早就从宫里出来了,早就记不清宫里规矩了,怕不能教导良娣。” 流萤没想到会被拒绝,下意识抬头看向黛玉,黛玉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是送客的意思。 流萤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田嬷嬷忙上前,五指并拢朝外,说道,“这位姑娘请吧。” 人走了之后,黛玉终于忍不住发脾气,“我看起来有那么蠢吗?君臣有别,我有什么资格派人教导储君身边人,若我真这么做了,旁人怎么议论我,议论林家?” 田嬷嬷扶住她,“和这样的人置气,不值当。” 黛玉捂着胸口,继续说道,“她不懂宫里的规矩,要么是宫里派人,要么是太子妃这位正妻派人教导,我虽然和太子妃之间有龃龉,可也不会故意打太子妃的脸,让旁人觉得是太子妃失职。” 黛玉还有些没有说,她不愿意和后宫之人走得太近,至少在外人面前,她要维持一个中立的形象。 田嬷嬷说道,“许是因为太子不许命妇去拜见她,她才急了。” 黛玉摇头:“她还没那么蠢,我估计着是想着试探。”闵家不会送一个蠢货入宫的,闵良娣无非是仗着她正得宠,才出手试探一下。 这事并没有瞒着人,很快就传到了太子耳中。 焦禄的心都要提起来了,可太子却很平静的说了一声知道了。 闵良娣知道太子的反应后,也有些慌,她知道自己规矩疏松,需要一位嬷嬷教导,太子身边是跟着老成的嬷嬷,可是自己要和旁人给是不一样的,她便想着试探一下,若太子问起来,她可以趁机装可怜,让太子派人给她用,在外人看来,太子的人给她了,她的地位也更稳固了,可没想到太子一点动作都没有。
言情小说 www[.]bgnovel[.]cc 言情书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4 首页 上一页 1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