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她们又来圆明园探望令贵妃。 因令贵妃的幼子十七阿哥已经满月,奶娘就把他抱出来给两位舅母看。 两位魏太太轮流抱了一回,都赞这孩子生得好,是个有福气的。 这个孩子确实给令贵妃带来了好运。 在这个孩子之前她已经有渐渐失宠的趋势,但这个孩子来得太及时了。 宫里这几年没有孩子出生,去年皇帝的亲兄弟果郡王弘曕过世,今年五阿哥过世,这两件事都让皇帝感伤不已,十七阿哥的到来正正好让皇帝摆脱这种情绪。 皇帝对这孩子也是非常喜欢,对令贵妃不免又恢复到从前的宠爱。 魏家的荣宠系于令贵妃一生,她是长姐,家族从小就对她寄予众望,而她也不负所望,让魏家摆脱包衣身份,成为真正的旗人,而且,说不定魏家日后还有更大的荣宠呢! 人逢喜事精神爽,令贵妃高兴之下,又命人唤来七公主、九公主、十五阿哥过来拜见舅母。 皇帝对儿子们是妥妥的严父,但女儿却很好,七公主与九公主姐妹俩养得很娇;十五阿哥养在圣祖温慧皇贵太妃身边,他今年才六岁,小小年轻,性子平和稳重。 有孩子就有希望,令贵妃看着她的孩子们,心情愈发好,她让孩子们拜见舅母。 三个孩子也很听母亲的话,恭敬地给舅母们请安。 两位魏太太连忙扶起他们,把他们狠狠夸赞了一番。 外甥舅母见面完毕,令贵妃让人把孩子带去玩儿,她与两个弟妹唠嗑家常。 家长里短无外乎那些琐事,九公主今年满十岁了,也该相看额驸了。 三人提到这个话题,令贵妃就笑道:“皇上早两年前就给我说过她的事情,现在虽然还没有正式下旨,但八九不离十。” 大魏太太恭维道:“想必这位额驸一定是极好的。” “未来额驸好不好,谁也看不出看。”令贵妃道,当初皇帝给和敬公主挑女婿时,那时候人人也说好,就连这额驸还养在宫里做皇家的童养婿,但不行就是不行,所以对女儿的额驸令贵妃也没抱太大的期望。 “他的家世非常不错,这额驸乃是先帝时超勇亲王的孙子。” 小魏太太惊呼道:“这可是好亲事,额驸未来至少也能得一个超勇亲王的爵位!” 令贵妃微微一笑,“我倒不看重这些,额驸家世再好也好不过皇家。” 有和敬的例子在前,就算九公主日后与额驸不睦,夫妻还可以分居而住,皇上为女儿兜底,九公主的日子怎么都不会差的。 所以令贵妃对女儿嫁谁无所谓,只要女儿婚后能住在京城就行。 两位魏太太极力奉承着令贵妃,姑嫂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气氛十分好。 正在这个时候,小太监过来道:“刚才清辉阁派了太监过来传皇后娘娘的话,再有几日就是皇后娘娘的千秋节,两位魏太太届时可进宫赴宴。” 令贵妃点点头,“我知道了。” 两个魏太太无措地看着大姑子,她们知道令贵妃与皇后在宫里是两股不同的势力,问令贵妃,“如何是好,我们到底赴不赴宴?” 令贵妃的神色看不出喜怒来,她淡淡道:“人家既然派人来说了,不去赴宴岂不是不给她面子?” 这就是赴宴的意思了。 平日里可能还感受不出来,但是一到这种关键的日子,皇后与嫔妃的差距就出来了,皇后有百官万民庆祝生辰,而普通嫔妃在宫里没资格过生日,到了生日那天,仅仅得到一桌内务府送来的席面,外加皇帝赏赐的生日贺礼。 这让令贵妃的好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大魏太太一眼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人么,最怕对比,你过得再好,与过得更好的人对比,这份好也就算不上好了。 那陆皇后,一无所有,竟然能压在所有嫔妃头上,别人尚且罢了,后宫第二人的令贵妃尤其难受,尤其是这两人还是从同一起点开始的。 就连大魏太太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自家大姑子,哪哪都好,为什么比不过一个连子嗣都没有生育的江南汉女? 她低声安慰令贵妃:“您的福气呀,还在后头,有十五阿哥与十七阿哥在,您就等着享福吧。” 令贵妃嗤笑道:“为着皇后这次的生日,皇上可是花了大手笔,场面甚于去年不说,皇上决定在九州清晏殿为皇后贺寿,届时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都会来给皇后拜寿。而且京城的各大寺庙已经在以皇后的名义开始布施了,听说要足足布施七七四十九天,说是让整个京城的人共享皇后寿辰的喜气。这些倒也算了,等到了千秋节的正日子,皇帝还会派人去祭祀祖陵山川,为皇后祈福。” 小魏太太咋舌,“这又不是整寿,竟然办得这么大!” 利不如名,皇帝给的赏赐再丰厚也不如向外扬名更重要。这次只是皇后一次平常的生日,皇帝却故意办得这么正式,令贵妃大概知道原因。 五阿哥过世,后宫的格局开始不明朗起来。 四阿哥、六阿哥已经出继;八阿哥素来被皇帝厌弃;九阿哥永瑆酷爱书画诗文,于骑射上不精,皇帝没少为此说他;至于废后所出的十二阿哥不提也罢;剩下的也就是现年六岁的十五阿哥了。 十五阿哥年纪小小,未必没机会,皇帝对这个儿子是挺喜欢的,今年更是时常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令贵妃地位因此变得炙手可热。 她明白,皇帝大概是怕她压倒了皇后吧。 还是那么偏心,为他生儿育女的女人他不在乎,偏偏去抬别人! 大小魏太太觑着令贵妃的脸色,不敢再说话。 令贵妃反而笑了,“皇上爱重皇后,我等就要比皇上还要爱重皇后,再说了,皇后品格贵重,非我等我及,我等也不能不爱重啊。” 大魏太太不知道她话里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小心翼翼道:“娘娘,到时候我们该送什么给皇后娘娘做生辰贺仪呢?” 令贵妃道:“你们送的东西想必她也看不上,不必送了,我来送,届时我会送她一份大礼。” 大小魏太太互相看了一眼,心里很好奇,但都不敢问令贵妃这份大礼是什么。 …… 后宫的日子总体漫长无聊,如果待在紫禁城里,甚至都不能明显的感觉到时间的变化,圆明园稍微好些,至少四季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春来秋往,一年年过去,每年只有在生日的时候,陆薇才恍然时间竟然过得这么快,她在后宫都过了二三十年了。 她最近最大的一桩事就是该过生日了。 生日新气象,行头得换新的,而且这回得去九州清晏接受臣子朝拜,连正式的大礼服都得披挂上,陆薇的生日正好是最热的六月,夏天的礼服不算厚,但全身披挂上也不轻,这算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吧。 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日,年年都有,没想到皇帝今年要办这么郑重的。宫廷礼仪繁琐,有些事情做出来不是给自己享受的,而是给别人看的。 陆薇是实用主义,不愿意铺张浪费,她对皇帝说:“像往年一样办,宴会结束后,我与您,还有老佛爷一起吃碗上长寿面就够了。” 弘历却道:“你听朕的就行,老佛爷也是同样的意思。” 什么意思呢?怕她太弱势。 陆薇知道皇帝的寿命超长,她大概不可能被人压势,但皇帝与太后不知道啊。
第257章 总体来 说,如果穿越到…… 总体来说,如果穿越到别的朝代后宫,说不定还能搞搞宫斗,但穿越到乾隆时代,真没得玩。前世看过的那些清宫宫斗剧更是可笑,一个皇后在后宫能随意给嫔妃下药打胎,没这么容易的事情,那皇帝首先就得考虑自身的安危了。 因此,陆薇接手的乾隆后宫基本上是平顺的,问题不大。有皇帝在,令贵妃不可能压过她。 她有历史天眼,在很多事情上就看得很开了,但在皇帝与太后眼里,难免会觉得她势弱可怜。 尤其是太后,她不像皇帝可能还得在两个后妃中端端水,她只偏心陆薇一个。 在她看来,嫔妃们都是皇帝的老婆,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令贵妃有生儿育女的功劳,只怕皇帝会偏心令贵妃,所以太后就要更偏心陆薇些。 弘历对此啼笑皆非,“皇额娘总觉得朕不够疼爱薇薇。” 太后摇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看薇薇觉得她可怜,十三四岁就离开家人进宫,现在虽然说能与父母亲人常常见面,可你也知道她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父母还不如没有呢!我与皇上母子相伴,皇上即使年过五十,仍然还是有娘疼的人。薇薇从进宫开始就再没娘疼了,所以我只当亲娘一样疼爱她。” 弘历笑道:“她也值得您疼爱,以前还开玩笑说日后就算是到了地宫也要跟您作伴。” 太后瞅了皇帝一眼,“也许她不是在开玩笑呢?” 弘历哈哈大笑,“这不可能。” 太后抿了一口温茶,道:“以前我与裕贵太妃交好,我们也曾说过死后葬在一处作伴,人心易变,现在不提也罢。那我没了作伴的人,薇薇岂不是更好?” 弘历心里有点异样的感觉,他没说好与不好,而是道:“皇额娘身体康健,何必提这也不吉利的事情,真到了那一日再说吧。” 太后明白他这是一时无法接受,于是暂且搁置了这个话题。 …… 皇室的规矩礼仪是真的繁琐,繁琐到陆薇其实都不太想过每年一度的千秋节。像皇帝、太后,这两位可以安安稳稳坐着,等着别人来进行繁琐的礼仪,陆薇暂时还达不到这个标准,她得一步步的走流程。 当然在外人看来,这是她作为一个皇后的体面,普通嫔妃享受不到。 这一场千秋节的热闹与盛大不必细说,只说陆薇收到了很多贺仪。 有皇帝与太后赐予的;有藩属国进贡的;各地的封疆大臣也有进贡;再就是嫔妃们的贺礼。 五花八门,跟开展销会似的。 陆薇干脆就让人都摆出来,给大家伙儿看看热闹。 除了金银玉瓷等精美的器物之外,还有不少西洋舶来品,珐琅钟、玻璃画、望远镜、鼻咽、洋酒等等。 皇宫里好东西多,但这些贺礼中也有不少令人啧啧称奇的东西。 其中太后特别喜欢一副刺绣屏风。这幅屏风与传统的鸟雀花卉屏风不同,绣的是东晋名画《洛神赋图》,非常精致,乍然一看,竟分不清是画的还是绣的。 太后令人拿到自己眼前细细观赏,赞不绝口,“好多年没有看到这么好的绣工了,宫里的绣娘都没这么好的活儿。” 陆薇对这幅刺绣屏风有印象,她对太后道:“这是令贵妃进献的。” 太后招来令贵妃,问她这绣屏是在哪里得的?
言情小说 www[.]bgnovel[.]cc 言情书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19 首页 上一页 2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