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于是多问了几句,福隆安就把这件事的大致情况跟她说了。 “事情就是这样的,那些个落魄文人在科举上无所建树,便来诽谤皇室,批评时政,娘娘您千万别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这件事不算是小事,为何陆薇完全没有听说过,若说是别的嫔妃也就罢了,但她是皇后,消息来源更广,完全一无所知,更像被人刻意封锁了消息。 那个人只可能是皇帝,陆薇皱眉不语。 福隆安度量她的神色,小心翼翼道:“可能是皇上不欲使您烦忧吧。” 陆薇笑了下,“这件事迟早也会传到我耳中,你放心,我不会把你牵扯进来的。” 福隆安赶紧谢恩,“娘娘仁慈。” “不过,”陆薇接着道,“你刚才提到民间话本书籍之类的,是谁告诉皇上的?” 最近西南边境又有战事,缅甸犯边,皇帝忙得很,哪里顾得上这等小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那些个大臣们也不会在这个关头多事,所以到底是谁将这件事闹到皇帝面前。 福隆安摸了一把额头,低声说了三个字“令贵妃”。 怎么哪哪都有这位的身影,这位也确实深谙“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精髓啊。 陆薇已经气到无语了。 她不愿意在后宫搞事,更不想利用历史天眼去欺负别人,却没想到别人一次次来挑战她的底线。 令贵妃就这么笃定她就是未来太子的母亲吗,未免太早了吧。 乾隆是个把皇位看得堪 比生命的皇帝,不到他退休,他都不可能宣布真正的太子人选是谁,十五阿哥有可能,十一阿哥永瑆也有可能。 陆薇原本不欲参合这些事,但现在令贵妃想玩,她奉陪到底,十一阿哥差一股东风,陆薇就来推一推他。
第259章 嫔妃进宫争宠天经地义…… 嫔妃进宫争宠天经地义,可以躺平,也可以追求进步,全靠各人选择,怎样都没问题。哪怕如当初的怡嫔,争宠的手段花样百出,有时候也挺恶心人的,陆薇都没觉得这个人真正可恶过。 令贵妃这回手眼通天,竟然想借由民间诽谤皇后的话本书籍挑动皇帝发起文字狱,这已经超过了陆薇容忍的底线。 老百姓茶余饭后吃吃皇室的辛秘大瓜,再正常不过了,就是那些文人们写点故事评论几句,在陆薇看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白居易写《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杨家有女初长成……”简直摆明在讽刺唐玄宗昏庸腐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当然人家白居易说得是事实,与现在发生的事情还是有差别的,但陆薇的意思就是老百姓与文人们的嘴巴是管不住的。 只要不是性质太恶劣,具有很大煽动性,其他的不管是真真假假,就当是给广大人民娱乐了。 陆薇后来让福隆安把那些个话本啥的拿来给她看了。 书里没敢提真实的朝代,具体的事件隐约看得出来一些本朝的影子。 在科举场上,有如周进、范进这种考了一辈子,直到白发苍苍的暮年才得以中举的人;也有不少人科举失利,转向文学创作的,例如蒲松龄、吴敬梓等人。 这写书的人挺有水平的,情节跌宕起伏,很是抓人眼球,陆薇都看入迷了,嗯,比一些正正经经的书看着更轻松。 陆薇就把它当作小说来看,情节什么的夸张一下也很正常。哪本宫斗文里还没有个残害嫔妃皇子的坏皇后?不过这个皇后的手段并不高明,只靠两招走天下——美貌与构谗。因为她漂亮,所以皇帝啥啥都听她的,她吹耳旁风,皇帝准听;至于皇帝嘛,穷兵黩武,酷爱出巡,奢靡无度,是个与坏皇后极其相配的坏皇帝。还别说,这写书人挺公平公正的,皇后与皇帝平等的坏,他至少没说皇帝的坏都是皇后引诱的…… 陆薇看完了倒觉得还好,此书娱乐性强,基本没啥策反性,毕竟清朝已经入关一百多年了,统治已然根深蒂固。 但还是那句话,陆薇可以忍,估计皇帝不能忍,他这人自傲且自负,旁人说他坏话,他不知道就算了,若是他知道了,那事情就变大了。 但从古至今那么多封建皇帝,没有人能拿到百分百好评,乾隆皇帝还算是好的,他的臣子们乖巧如鸡,对他全是歌功颂德的,像人家唐太宗,还有一个魏征敢谏他;明朝的海瑞那可是个敢当面骂皇帝的人…… 所以陆薇也觉得这不是个多大的事,但令贵妃显然对皇帝了解很深,她知道皇帝听不得人骂他。 更重要的是,这个话本子只是个引子,只要惹得皇帝恼怒,把这些人抓起来审讯,一定能牵扯出更多的事情,打击面也会越来越广,可能某个文人无意中的一句牢骚话就能导致家破人亡,死伤无数。 文字狱历朝历代都有,这种事说不清的,不查还好,只要想查,什么样的证据都可以罗列出来,而清朝的皇帝以外族统治中原,对这些更是格外敏感,令贵妃是在故意挑拨皇帝敏感的神经。 …… 皇帝暂时不欲使陆薇知道这件事,但他也知道满不了她多久,他俩见面时,他问陆薇这两日在做什么? 陆薇回道,她在看新得的一本书。 两人相处了这么多年,弘历立刻明白她已经知道了。 他没太意外,而是问:“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 陆薇笑道:“情节曲折生动,还挺有义理的。” 其实就是有逻辑,但现在暂时还没有逻辑这个词,她就用了义理代替。 “有义理?”弘历探究的目光看着她。 陆薇点点头,煞有介事道:“对啊,比狸猫换太子有义理多了。皇上您想啊,人就是人,猫就是猫,人生不出猫来,猫也生不出人来,所以狸猫换太子想想都不可信,都是荒诞之言。” 弘历再次问她:“就这样?” 陆薇反问:“不然皇上以为呢?” 果然当皇帝就是不同,开口就道:“朕以为这写书人诽谤帝后,抨击朝政,论罪该诛。” 陆薇故作惊讶:“这么严重?我没看出来呀。” 弘历心中了然,悠悠说道:“你是个聪明人,这话说出来连你自己也不信吧。” “好吧,”陆薇正色道,“写书人确实有一些小心思在里面,但我觉得都是那些落魄文人的牢骚之语,没太放在心上。” 弘历见她这么风淡云轻,不禁问道:“南巡至苏州常熟时,你因为修陆氏宗祠的事情那么难过,怎么这回别人骂你倒显得跟没事人一样一点都不介意?” 陆薇摇摇头,“要是别人当面指名道姓骂我,我肯定是不舒服的。这话本的事情另有不同,老百姓茶余饭后发几句牢骚再常见不过了,更何况那些没事可做,穷困潦倒的酸儒文人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弘历已经完全明白她的意思了,他有些生气,“可朕却觉得这不是小事,你说你看过这本书,那么朕问你,书里写着故国之思的那几句话你看过了没有?” 他盯着陆薇的眼睛,语气又加重了三分,“你是汉人,是否也常怀故国之思?” 真可惜他是皇帝啊,不然他说这话就该打脸! 陆薇比他更生气,“大清入关至今有一百二十多年了,我今年才多少岁,唐宋元明清,朝代更迭不休,敢问皇上,这故国之思的故国到底是哪一国?” 弘历不语。 陆薇不肯偃旗息鼓,不管怎么样,这件事就得一次性说开。 “汉人也好,满人也罢,甚至蒙古人、回部人等等,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只想过安生的日子,谁能让他们安居乐业,谁就是好皇帝。我是汉人,自进宫的那一日皇上就知道了,现在却拿这个来质问我,我无话可说!” 她低头解下腰间的荷包,从里面掏出一个小东西,抛给皇帝。 “这个东西还是还给您吧。” 弘历伸手接住,沉甸甸的一枚印章,却是他封陆薇当皇后的那一年送给她的宝亲王印章,伴随这枚印章的还有那句“信任她”的许诺。 他深深叹了口气,自知理亏,至少他不该拿她的汉人身份说事。 弘历拉住她的胳膊,道:“是朕不对,只是你的脾气怎么这么大,都是老佛爷宠出来的。” 陆薇:“与老佛爷无关。我就是天生脾气大,皇上现在终于知道了吧?” “朕现在知道啦。”弘历苦笑不已。 但陆薇这种理直气壮的态度,同时也让他真正放心了。 他拉她坐下,“从现在开始咱们心平气和说话。” 现在他乐于摆出好好说话的态度,陆薇自然也愿意,在不能含糊的是非问题上说清楚后,其他的当然不能再强硬。 “皇上请说吧。” 弘历摊手,“你说吧,这件事怎么处理,毕竟也关系到你。” 陆薇想了想,道:“我看这书并没有那些像白莲教那种煽动闹事的言论,写出来大概也只能博人眼球,您若是实在不喜欢,就让人把这些书封禁,再令当地的官员申斥几回,那些个写书的文人如果没有犯其他事就放了吧,皇恩浩荡,这样也可向天下展现您博大的胸怀。” 弘历无奈道:“朕是皇帝,这天底下骂朕的人多得是,朕也管不过来,朕行事不愧对天地祖宗足以,本来也不会在乎那些庸人们的想法。朕的原意是为你做主,既然你不介意,那便算了。” 瞧瞧他这话说的,但这个时候陆薇是不会与他争什么的,总要给他台阶下。 于是她道:“皇上对我好,我一直都记在心里,永不敢忘。那您就把我的东西还给我吧。”她指的是宝亲王印。 皇帝这会儿还傲娇上了,“你刚才都说不想要了。” 陆薇趁他不注意从他手里夺回来,笑道:“刚才是气话,不作数,这是我的宝贝,得好好收着。” 皇帝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 现在的乾隆皇帝还算是好说话,当然更重要的是从始至终陆薇的利益完全 与他一致,没有任何冲突点,所以这件事情才能顺利的了结。 接下来就轮到令贵妃了。 令贵妃每次出手都让人抓不住把柄,陆薇只能从别的方面想办法。 这人平生最看重的是地位,陆薇已经占据了皇后的位置,令贵妃想要再升一步就只能走儿子路线。 她以为十五阿哥很有希望么,那么陆薇现在要告诉她的就是她的十五阿哥没希望,真正有希望的人是十一阿哥永瑆。 永瑆年仅十四岁,目前在上书房读书,目前没显露出什么太明显的缺点,但他却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他点书法天赋,永瑆的字现在已经超过他的皇帝爹了。 他也很会来事,他经常给太后抄佛经,在这些个孙子里面,太后是比较喜欢他的,还曾赏给他陆机的真迹字帖。
言情小说 www[.]bgnovel[.]cc 言情书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19 首页 上一页 213 下一页 尾页
|